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。5月7日晚的那场空战,相关信息逐渐增多。歼10CE发射PL-15E空空导弹击落“阵风”战斗机,得到了包括路透社、BBC、《纽约时报》、CNN、《华尔街日报》等众多主流媒体的认可。
智库“亚太基金会”的一名专家表示,这使得印巴之间的任何接触都成为中国武器的试验环境。过去五年里,中国供应了巴基斯坦81%的进口武器,包括战斗机、导弹、雷达、火炮和防空系统。在开战前,美西方和印度对中国武器的实际性能并不了解。
然而,交手后,歼10CE击落了三架“阵风”,对美西方产生了很大触动。外界分析发现,歼10CE是通过超视距发射PL-15E空空导弹,几乎百分之百命中目标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巴基斯坦出动了40多架战机迎战印度的70多架战机,但无一损伤。
这表明,巴基斯坦的雷达系统具有远距离探测能力,体系化和信息化水平远超印度,形成“降维打击”。即使爆发更大规模的空战,只要不出现失误,也能实现零伤亡。一些西方媒体直言,全球所有国家都有兴趣研究这次印巴空战,因为它可能改变未来的战争规则。
就在人们热议歼10CE之际,巴基斯坦发起的“铜墙铁壁”军事行动中,枭龙战机摧毁了一套印度的S-400防空导弹。CNN将印巴冲突描述为中国武器与西方军事技术的较量,也是一次强有力的广告,可能会极大促进中国武器出口,例如阿尔及利亚、埃及、伊拉克和苏丹等国可能会抢购中国武器。
之前有关埃及计划购买歼10CE和伊拉克购买枭龙的消息一直没有下文,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战斗机缺乏实战经验心存顾虑。而美国、法国和俄罗斯的战斗机则有丰富的实战记录。此外,美俄法等军事大国的战机强调近距离格斗和短距起降等高超本领,买家一看就觉得“很好”。
中国注重体系化作战,不以单一武器论长短。枭龙这款三代机能摧毁S-400防空系统正是得益于体系化的优势。例如,A、B、C三架战机编组执行任务时,A机雷达锁定目标后假装攻击,却把数据链传给B机由它发射导弹,而引导导弹的却是C机。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。
因此,如果阿尔及利亚、埃及、伊拉克和苏丹想要购买中国武器,就需要像巴基斯坦一样采购全套中国装备,打造体系化作战能力。